赤壁市档案馆
欢迎访问赤壁档案史志网!

当前位置: 主页 > 史志工作

大事记1961-1978年

时间:2013-10-11 17:16 来源:未知

1961年

    县水产局“鲤、鲫杂交”实验获得成功,该局职工刘青出席国家水产部在天津召开的水产先进工作者会议。
    由于自然灾害的影响,加之政策上的失误,全县粮食比1958年减产33.6﹪;棉花减产72.56﹪;油料减产68.98﹪,商业企业亏损200万元。
    3月4日至8日  县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出席代表323人,沈太真当选为县长。
    11月  县船泊修造厂制造一艘96马力60客位的“蒲航1号”客轮。
    12月15日  蒲圻县、咸宁县再次分开,各自恢复原名。
    12月  湖北省和孝感专署两级税务局在蒲圻县城关试办“集市交易所”。

1962年

    8月28日  当晚7时许,黄盖湖农场新沟溃口,因电话不通,只好点火报信,场部以为新沟失火,待领导跑步赶到现场时,大堤已溃口50米,无法抢救,不到10个小时,沧湖水位上升到24米,新沟堤内一片汪洋,淹没耕地17370亩,粮食损失140万公斤。
    11月  为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充实农业战线,城镇人口减少4700人,其中职工精减2424人,直接转入农业战线的劳动力1931人。

1963年

    黄盖湖农场获得农业大丰收,党委书记王金礼赴北京参加全国国营农场工作会议。
    2月28日  石坑公社共升大队7生产队张家冲发生山火,延续27小时,石坑、黄沙、随阳3个公社的7个大队21个生产队受灾,火灾面积2万亩。烧毁楠竹37万根,成材林15万根,幼树72.7万株,损失21.6万元。
    4月  在赤壁古战场遗址全面调查中,征集各种出土文物200余件。
    6月6日  根据中共中共《关于农村工作若干问题的决议》精神,县委决定在6个区的55个大队,528个生产队开展“小四清”,即清财务、清工分、清账目、清仓库工作。
    10月24日至26日  县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出席代表189人,沈太真当选为县长。

1964年

    县林业模范、荆泉东流大队栽竹能手吴秀峰,应省长张体学邀请到省委机关指导实地裁竹。
    6月28日  黄盖咀围堤溃口,大部分房屋倒塌,927人被转移到赤壁、小柏、洪山等地。不久,有百余名劳力发生血吸虫病急性感染,及时诊治,无人死亡。
    7月1日  第二次人口普查。全县有58055户,248391人(其中男127246人,女121145人)。
    10月  全县组织760人赴孝感县涂巷区开展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次年8月返回。
    12月20日  神山公社先锋二大队民兵长陈文清,在“六斗水库”工地上,为抢救民工英勇牺牲,被追认为烈士,该大队改名为文清大队。

1965年

    全县掀起学习毛泽东著作高潮,县委对学习目的、要求和时间安排作了决定,财政部门拨出学习专款。
    6月27日  全县举行大规模游泳活动,有6710人参加,其中妇女275人。
    7月19日  咸宁专署成立,蒲圻县划属咸宁专署管辖。
    9月  县第一家机械制坯、轮窑砖瓦厂建成投产。
    10月  县委组织1.5万劳力在柳山湖进行围垦灭螺,堤线全长7.6公里,堤顶高32米,国家投资167.8万元(不含泵站及移民费)。该工程第二年春竣工,被列为重要支堤纳入赤壁干堤统一管理。
    10月13日  全县组织1229人深入到6个区、37个公社、350个大队、2661个生产队开展初步“四清”(清工分、清账目、清财产、清仓库)运动。

1966年

    1月11日至13日  县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出席代表226人,任秋朝当选为县长。
    2月  以地委副书记赵克艰为团长,有省直、地委及通城、崇阳、嘉鱼、阳新和蒲圻县共4598人参加的工作队,进驻全县生产队以上单位,进行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又称“系统四清”(清政治、清经济、清组织、清思想)。
    4月  县搬运站民兵余银生和随阳公社新道1队民兵杨学武赴京出席全国民兵群英大会,并各奖得一支五六式半自动步枪,22日又受到毛泽东主席接见。
    5月  县交通建设指挥部成立,指挥长任秋朝,负责蒲圻公路大桥的修建工程,并从桂家畈区、城关镇抽调3000劳力配合施工,8月备料,11月破土动工,1968年7月建成通车。
    5月中旬  社教工作队召开县直党员大会,宣读中共中央《五·一六》通知。
    8月  武汉测绘学院红卫兵来蒲圻县串联,鼓动蒲圻县红卫兵造反。
    8月31日  蒲圻四清工作团县直分团团长许忠吉深夜在县大礼堂召开“四清运动积极分子大会”,动员大家积极投入“文化大革命”。
    9月上旬  串联到赤壁的红卫兵拆毁了赤壁凤雏庵庞统塑像和建筑上其它艺术构件,并砸毁了铜鼓等文物。明崇祯丙子年(1636)立于望山大沙洲的5.33米高的观音大士铜像亦被作为“四旧”(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砸毁。
    10月  陆水南干渠第一期工程投入施工,全县上劳力3万人,赵新安任指挥长。
    10月  县天主教堂建筑被作为“四旧”拆除,东门内谢氏三父子进士牌坊也被拆毁。
     破“四旧”中勒令停止销售口红、胭脂及带有帝王将相、神仙佛圣图案和印有福、禄、寿、喜字样的纺织品、玻璃搪瓷等制品;商店、旅社、餐馆更名,如“向阳商店”、“返修门市部”、“工农兵旅社”等;照像馆规定了“几不照”;理发店取消了“吹风”;餐馆取消了“雅座”,实行站队买票,自己端饭、端菜。
    12月  红卫兵、群众组织纷纷夺权,县委、县人委机构瘫痪。

1967年

    4月3日  县人武部参加“三支“(支工、支农、支左),”“两军”(军管、军训)工作,并成立了“蒲圻县抓革命,促生产第一线指挥部”,主持全县工作。
    5月18日  “咸宁专署抓革命促进生产第一线指挥部”召开咸宁、蒲圻、嘉鱼3县负责人大会,分给蒲圻县四邑公堤苍梧岭至殷家角(起止桩码:264+215~271+000)全长6.785公里的堤段的修、防、管任务。
    7月  陆水枢纽工程基本建成,工程投资8265万元,主坝长234.3米,高25.6米,顶宽14-29.4米。
    7月  武汉发生“7.20”事件后,蒲圻县“造反派”大抓军内“一小撮”。县人武部领导人及区、公社、大队武装部长、民兵连长均被揪斗挨打。
    8月23日  神山区五星公社红旗一队李家咀村,在少数派头头操纵下,打伤贫下中农35人,重伤7人,死1人。

1968年

    全县年降雨量910毫米,为历史上最少的降雨年份。
    县自来水厂在陆水主坝左侧山头建成,占地面积5823平方米,日供水2万吨。
    为扩展市区,拆毁蒲圻石城“宝成”(西门)、“丰乐”两座城门及西门一段城墙。
    1月20日  由军队、革命领导干部、造反派“三结合”的“蒲圻县革命委员会”成立,主任董登基(人武部部长)。
    5月30 日  造反派分裂成“钢”、“新”两大派后,上午8时许,“工代会(新派)”在县据点大礼堂召开大会,会后,抬着持枪走火误伤自己的刘本林的血衣游行。行至“县直红司(钢派)”(原文化馆)时,遭到石块袭击而发生武斗(枪战),武斗持续到下午3时左右,死亡2人(商业局炊事员李才炳,林业局干部朱先栋),重伤3人,打断长途电话线2对,电话中断半天,是为“5·30”事件。晚10时许,鄂南化工厂一伙人冲入县人武部,抢走步枪、冲锋枪100余支,机枪10挺,六0迫击炮2门,教练弹1箱。
    6月7日  “陆水联司”与“工代会”个别派头头采取非法手段,盗用调令,私开国库,运走军用粮2.52万公斤。
    6月8日  自“5.30”武斗后,钢、新两派矛盾日益激化。当“县直红司”得悉“陆水联司”有人乘车去武汉时,便组织百余人携带枪弹赴官塘驿火车站,鸣枪拦截北行的282次列车,抓走“陆水联司”7人,造成列车晚点半小时的重大事故。
    6月22日  “陆水联司”在火车站因张贴大字报,与火车站另一群众组织发生冲突,死2人,伤1人。事后“陆水司联”与“工代会”分3路包围火车站,12时占领车站。下午1时许,又炸断车站南端500米处铁路(北段由于守桥部队阻止,未炸成)。造成货运中断5天,客运中断7天的严重事故。
    8月29日  县革命委员会发出通知,原县委、县人委及所属部、委、科、局的公章一律作废,全部由县革命委员会收缴封存。
    10月17日  县革命委员会机构和人事大变动,办事机构由6个委员会、2个办公室改为办事、政工、生产指挥、政法4个组,人员由157人减为42人(不含政法)。
    11月  咸宁地区革命委员会批准:柳山湖移民区定为东方红人民公社,由小柏区领导。该公社修建6个居民点,安置6000余移民。
冬  全县开展大规模清理阶级队伍运动。
    12月1日  全县首批“老三届”(1966至68届)高、初中毕业生到农村插队落户,此后又有蒲圻县和武汉知识青年陆续插队农村,至1969年底全县有371人在蒲圻县农村插队落户。

1969年

    全县举办各种类型毛泽东思想学习班214次,参加学习16万人,发行《毛泽东选集》1至4卷44980套,省、地革命委员会送来《毛主席语录》7万多册,毛主席像章33万枚,县革命委员会选派工人和贫下中农4296人配合解放军进驻和管理所有中、小学和医院。
    中南金属结构厂(四四六厂)在蒲圻筹建。
    县内农村第一座装机容量30千瓦的小水力发电站,在赵李桥公社群强大队建成。
    1月12日  县“五.七”干部学校在官塘十里坪开办。
    5月  县内第一条自行设计、勘测、施工的水泥杆、铁横担10千伏高压输电线路竣工,线路从陆水火电厂出线分别至赤马港机站、车埠公社及麻土坡煤矿,全长35公里。
    5月1日  陆水南干渠通水,4万亩农田受益。
    5月16日  在官塘驿十里坪参加“斗批改营”的县直机关干部返回县城,晚上在城关举行了“反复旧”火把游行。
    7至9月  原县委、县人委机关的全体党员干部,开赴官塘驿十里坪进行整党。
    9月30日  独山公社建设五小队武汉市下放知识青年小组长杨冬云,代表咸宁地区上山下乡知识青年赴北京参加国庆20周年观礼,次日,在天安门城楼受毛泽东主席接见。
    11月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2348工程2处,在荆泉公社境内桃花坪动工建厂(该厂始名中南化工厂,后更名为蒲纺总厂)。
    12月  陆水试验电站第一台机组正式发电。

1970年

    3月  全县中学由三三制改为二二制,小学由六年制改为五年一贯制。中学停开物理、化学、历史、地理课,增设农基课,小学停开历史、地理、自然课。
    3月至5月  武汉市直机关干部1141人及家属837人陆续安置在赵李桥、车埠、桂家畈3个区、14个公社、82个大队插队落户。
    7月  陆水河皂潭改道灭螺工程开工,指挥长任秋朝。赵李桥、官塘、车埠、小柏等区2万民工参战,次年3月竣工。改工程缩短河道12公里,灭螺1.42万亩,扩大耕地2万亩。
    9月20日  陆水北干渠工程开工,刘廷彦任指挥长,张长庚任政委,上劳力1.13万人。年底,上端32公里干渠基本开通。次年冬,由赵新安任指挥长,上劳力8000人,继续开挖。到1972年3月,69公里干渠全部开挖完成,7月17日正式通水。
    10月  首批1000余名民兵在政委郝太芳、团长汪远礼率领下、赴宜昌三三0工地(葛洲坝工程)参加施工。次年底,第二批1000余名民兵在政委王元胜、团长谢柏汉率领下接替第一批的施工任务,1972年2月撤回。
    10月14日  《湖北日报》发表《一所贫下中农欢迎的学校—车埠中学》一文。
    10月24日至29日  中共蒲圻县第三届代表大会召开,出席代表324人,会议选举产生了新的蒲圻县委,焦振民为书记,李仲秋、董登基为副书记。

1971年

    省移民处投资,架设县城至腊里山全长22.79公里的35千伏高压输电线路,次年初正式输电。
    全县大力推广单季稻改双季稻、兰花草籽改红花草籽、发展水田油菜,并提倡小麦下田,双季稻面积猛增到23.52万亩。
    2月  集中全县干部职工5200余人,举办“一打三反”(打击反革命分子、反贪污、反铺张浪费、反投机倒把)学习班,在学习班上,进行大检举、大揭发、大批判、大清查。3月24日,学习班人员根据“一抓三促“(抓革命、促生产、促工作、促战备)精神,开赴春耕生产第一线。
    5月20日至10月23日  县委开办三期“批陈整风”学习班,每期20天左右,参加人员有县、区、社三级主要党员干部共852人,主要学习毛泽东同志的《我的一点意见》,批判陈伯达。
    6月9日  麻土坡,煤矿井下放炮,震动老窑,导致穿水,造成12人死亡,2人受伤的重大事故。事故发生后,省、地、县有关领导赶到现场,作了妥善处理。
    8月  下放来蒲圻县的武汉市“五七”干校同赵李桥砖茶厂、赵李桥火车站共同集资由干校组织勘测、设计、施工的陆水电站至赵李桥25千伏高压输电线路竣工。
    10月下旬  全县传达中共中央(1971)68号文件,通报林彪叛国的反革命罪行。

1972年

    全县贯彻落实大中专学生招生废除文化考试,实行“自愿报名,群众推荐,学校复审”的招生制度。
    10月  双石水库动工,1974年2月竣工蓄水,库容5880立方米。

1973年

    3月16日  在咸蒲公路44公里处(县城北大道)发掘出东汉砖墓1座,墓底距地面1.3米,出土有陶罐、壶、铜镜等文物。
    4月  陆水北干渠通水灌溉,3.6万亩农田受益。
    6月28日  群英闸八字墙崩溃,造成黄盖湖农场倒房88栋,1.7万平方米;淹没耕地1.48万亩,占耕地总面积93.5%。
    10月  全县共查抄出价值42736元的“四旧”物品。1980年在冤、假、错案的复查中,退还29500元。
    10月  “蒲圻民兵团”1000余人在政委宋来银、团长刘世华率领下,奋战8个月,完成武(汉)—大(冶)线金山店的铁路专线修筑任务。
    12月23日  “人民日报”在头版头条发表了《我们就是需要这样的教学质量》的关于车埠中学教学情况的调查报告。

1974年

    全县组织大队以上干部赴山西省昔阳县大寨大队参观,参观归来,在全县大规模开展普及大寨县的科学种田活动。
    2月下旬至3月底  在全县范围内进行“开门整风”,“割资本主义尾巴”。共收社员自留地1139亩,下放到户的山林9859亩,收回副业单干劳力645人,处理兑现“暴发户”金额10.7万元。
    7月20日  县化肥厂经过4年筹建正式建成投产。
    11月18日  《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发表《一届比一届强—蒲圻县车埠高中第二届高中毕业生的调查》文章。
    12月24日  陆水实验电站第四台水轮发电机组并网发电,总容量3.25万千瓦。至此,陆水实验电站装机全部完成,陆水工程全部竣工。
    12月  从县直各单位抽调953人组成工作组,进驻85个大队开展批林批孔运动。

1975年

    2月29日至3月底  全县进行撤区并社工作,撤除7个区,将原37个公社并为21个公社。
    9月29日  县革命委员会各科改称为“局”。
    冬  全县抽调1017名干部组成路线教育工作队,到8个公社进行党的基本路线教育。

1976年

    1月8日  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总理周恩来逝世,全县许多单位和个人自发举行各种悼念活动。
    5月7日至6月  县教育局为纪念毛泽东“五.七指示”发表10周年,在县城及各区镇举办《教育战线五.七指示成果展览》,历时1个多月。
    9月  县内最大的梯级电站—海源九级电站动工兴建,1979年竣工。
    9月18日  下午3时全县30多万人分别在各地沉痛悼念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毛泽东逝世。
    10月1日  全县第一家24门轮窑砖瓦厂在黄盖湖农场建成投产。
    10月22日  县城及各社、镇、场隆重集会,热烈庆祝中共中央一举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的伟大胜利。
    冬  赤壁公社被评为全国农业学大寨先进单位,受到国务院嘉奖。

1977年

    1月8日  全县各地召开“纪念周恩来总理逝世一周年”大会。
    8月  赤壁公社腊里山大队党支部书记魏钧祥出席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8月23日  联合国“林业支援农业”考察组一行15人到随阳公社新农大队竹林参观考察。
    11月  全县三级书记上马,五万大军会战,苦战40天,完成了铁路沿线“三治”(治山、治水、治土)工程。铁路、公路沿线大搞田园化,5万亩农田建成路渠配套、排灌分开标准田。

1978年

    省旅游工作会议确定,三国古战场赤壁为省对外开放旅游点。
    咸宁地区电力局设计安装的电气化育秧综合工厂在茶庵岭公社兴建。该厂用红外线升温,用机械控制稻子浸种、上床、喷水、控温,每周能生长一批秧苗。早稻一季可生产3批,解决了早稻育秧受气候影响的问题。
    5月25日  随阳新农大队、官塘驿竹器社、赤壁古战场、羊楼洞茶场、万亩茶园、赵李桥砖茶厂、陆水发电站等经省外事办公室批准为县内第一批对外开放的参观旅游点。
    10月  县复查案件小组成立。先后查出“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各类冤错案件106起,并一一办理了平反、纠错手续。
    10月18日  蒲圻县调派1000名基干民兵,参加通山县翠屏水库建设。
    10月19日  联合国粮农组织“为农业服务加工工业考察团”一行16人,到赵李桥粮油加工厂、羊楼洞扇筷厂、羊楼洞茶场加工厂参观考察。
    10月31日至11月2日  中共蒲圻县第四届代表大会召开,选举石昌炎为县委书记。
    11月3日至6日  县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出席代表600人,周定铣当选为县革命委员会主任。

赤壁市档案馆

版权所有:赤壁市档案馆(史志研究中心)       技术支持:赤壁网      鄂ICP备13000483号-1

单位地址:赤壁市赤马港砂子岭路东侧      电话:0715-5352097

电子信箱:cbsizhi@yahoo.com.cn      邮编:437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