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市档案馆
欢迎访问赤壁档案史志网!

当前位置: 主页 > 史志工作

2012年·赤壁市修志工作情况汇报

时间:2013-11-07 10:58 来源:未知

        根据上级的统一安排部署,我市第二届修志工作于2006年5月全市地方志工作会议后正式启动。时任常务副市长方保安同志在动员会上作了动员讲话。按照《赤壁市修志工作方案》(赤办文[2006]48号)要求,规划编修《赤壁市志》1部,乡镇志17部,部门志、行业志40部,并建议有条件的地方修村志、山水志。
  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各部门的支持下,截止2012年11月,全市部门志、专业志出版的有:卫生志、金融志、民政志、烟草志、交通志、国税志、地税志、财政志、商业志、军事志、民族宗教志、畜牧志、公安志、电力志、供销志、官塘驿林场志、羊楼洞茶场志、赵李桥镇志、柳山湖镇移民志、环境保护志等20部。其中柳山湖移民志、电力志、卫生志在2011年咸宁首届专业志评选活动中分别获得一、二、三等奖。有的部门志正在编纂中。
  与此同时,《赤壁市志》编纂工作也稳步推进。特别是2011年下半年,市史志办新的领导班子组成后,根据我市修志工作在咸宁市相对滞后的实际,认真分析形势,周密部署,扎实开展工作。争取政策和经费上的支持,重新组建专班,聘请有修志经验的老同志8人,分解任务,强化责任,整个工作环环相扣。通过全体修志人员的共同努力,今年1—9月,全面完成了《赤壁市志》(稿)28卷的一审工作,形成了150万字的《赤壁市志》二审稿。10—11月,将《赤壁市志》(稿)送达全市相关单位征求意见。目前,各单位的修改意见正在陆续反馈。
  今年以来,我们全力以赴主攻市志二审稿。把完成市志二审稿当作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毫不松懈,每位编写人员根据自己的实际,作出承诺,严把志稿质量关,确保完成目标任务。

一、“党委领导、政府主持”修志体制得到落实
  湖北省、咸宁市两级第二届地方志书编纂工作会议召开后,我市积极筹备,作好准备,并向市委、市政府作了专题汇报。2006年4月初,市政府召开专题市长办公会议,对修志工作进行了研究部署,决定全面启动全市第二届修志工作,从2007年开始,修志工作连续6年列入市政府对部门目标责任考核内容,还根据修志进度,组织了由人大、政协有关领导带队的2次全市修志执法大检查。按照“一纳入,五到位”的要求,认真加以落实,使全市修志工作整体推进。
  领导到位。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修志工作,2006年4月初,市长办公会专题研究下发了赤办发[2006]40号《关于开展编纂赤壁市地方志工作的通知》等4个文件,成立了赤壁市志编委会,市委书记亲自担任编委会名誉主任,市长担任编委会主任,市“四大”家领导担任编委会副主任。2009年6月,根据人事变动的实际情况,对编委会进行了一次调整。今年4月,再次对编委会进行了调整。2008年12月,市委、市政府又下发了赤办发[2008]126号《关于进一步加强赤壁市地方志编纂工作的通知》,市长和分管修志工作的常务副市长,每年至少1-2次听取修志工作汇报,并开展调研,解决修志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强化了各级各部门对修志工作的重视。市委、市政府领导还担任方志编纂工作职务,《赤壁市志》总纂由市长担任,常务副总纂由分管方志工作的常务副市长担任。同时,对修志工作经常过问,2008年7月,时任市长王铭德对修志工作进行调查研究,专程看望修志的老同志,解决修志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同年9月,熊征宇调任赤壁市长后不久,专门听取修志工作情况汇报,过问修志工作进展情况。10月,分管修志工作的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方木生又专门召集修志专班人员进行座谈,他强调,修志工作很重要,只能搞好,不能有偏差,在咸宁不能落后,对修志的同志给予了极大地鼓舞。并同意逐步解决经费不足的问题。2011年5月,全市机构改革,市史志办由市政府直属改由市委直属的事业单位,进一步加强对史志工作的领导。
  机构到位。2006年4月,继成立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后,设立市志总编室,确定总编室主任、主笔,接着向社会公开聘请9人,与在岗人员一起,组建了赤壁市志编辑部。为了明确责任,实行目标责任管理,将所有编辑人员划分成7个业务组。2008年11月,请示市委市政府同意,组建了赤壁市部门志、行业志评审组,由有一定修志经验的老同志组成。进一步理顺了市志编纂体制机制。2009年5月,根据修志工作需要,按照鄂志办发[2007]36号《关于加强全省地方志系统资料管理工作的意见》要求,经请示市编制委员会同意,设立市志办资料股,强化了修志资料工作的管理。各级各部门也都组建了修志工作专班,大的单位和部门成立由3-5人组成的修志办公室或编辑室,负责市志承编内容的编写工作及本单位志书编纂工作,没有志书编纂任务的单位配备了1-2人负责为市志提供资料。
  经费到位。修志工作全面启动后,市政府多次召开市长办公会研究,将《赤壁市志》编纂经费分年度列入财政预算。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分别预算10万、16万、19万、20万、15万,并及时拨付到位。有时还根据年度修志工作实际需要,增拨了部分应急经费,确保了修志工作的顺利进行。今年修志经费预算为10万,也已拨到位,全市各承编单位的修志经费也基本得到落实。
  队伍到位。修志伊始,按照市委、市政府及市志编委会的统一部署,市直部、办、委、局以及乡镇单位,凡有编写志书任务的都建立了专班,配备了具有一定文化水平,了解和熟悉业务知识,热爱方志工作的人员。从而,全市从上到下形成一支比较稳定的队伍,与此同时,按照老、中、青三结合的原则,经请示市政府同意市志总编室聘请9人加强修志力量,大部分是参加过首届修志的人员,具有一定的修志经验,有的担任市志执行副主编、副主编或编辑。加上市史志办在职人员9人,从而形成了18人的市志编纂队伍,保证了修志工作的需要。全市专业修志队伍近400人。
  条件到位。市史志办原有办公用房一层楼7间,资料室、会议室齐备。2007年,根据修志需要,请示分管修志工作的常务副市长,在三楼又增添了一间办公室,作为市志总编室的办公用房。近几年,投资5万元购置了电脑、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办公桌椅、会议桌椅等办公设备。2010年6月,市政府又拨专项经费3万元购置了空调7台,配置资料柜,保证了修志资料的存放归档。。2012年5月,投入2万元又购置了4台电脑,做到人手一台,改善了办公条件,保障了修志工作需要。

二、落实科学发展观,创新工作方法
  1、科学制订规划方案和篇目大纲。2006年初,市志办组织力量深入分析研究,参考有关资料,制订了较为完善的《赤壁市第二届地方志书编纂规划》等一系列方案,经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全体成员会议审议通过,印发全市执行,使全市修志工作有章可循。拟订了《赤壁市志》(1986-2005)篇目大纲,印发全市承编单位参照执行。在工作中,我们注意收集各单位对篇目的意见,及时调整和完善篇目大纲内容,先后修订三次。根据工作阶段不同,拟订不同的篇目大纲。《赤壁市志》篇目从第一稿的38篇调整到第六稿的28卷,随着工作进程不断进行调整,使篇目设置科学规范。
  2、严格实行责任目标考核。我市修志工作虽然起步晚,但我们十分重视运作机制,严格执行目标责任考核,进展比较顺利。一是抓承编单位责任制。早在2006年5月17日召开的修志动员会上,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方保安与全市17个乡镇办场的党委书记(乡镇场长),市直172个有志书承编任务的单位主要负责人全部签订了责任状,规定时间,明确任务。二是抓总编室编写责任制。市志编修工作伊始,按在职和聘请人员相搭配、老同志与年轻人相搭配、业务能力强与社会活动能力弱相搭配的原则,将市志总编室成员分成7个组,每组2个人。将《赤壁市志》28卷的编写任务细化分解到每个组,从组织发动、资料收集、工作协调、业务指导、资料长编的编写、初稿编写等工作任务由各组完成。同时,把《赤壁市志》172家承编单位修志情况进度表制作上墙,不定期进行通报和督办。2012年,按照市志一审稿编写要求,重新调整人员,篇目分解到人,签订责任书,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全面完成了今年的目标任务。
  3、认真开展业务培训学习,提高人员素质。一是创办了赤壁史志网站和《赤壁史志》简报。将有关文件、信息、工作进展,先进典型材料登发在网站、简报上,并将简报普发到市志总编室和市志各承编单位,供大家交流学习。共编发简报15期,今年编发4期。二是开展专题培训。根据修志工作阶段进展情况适时举办修志业务培训班,先后举办4期大型培训班。2006年5月17日修志动员会后,紧接着开展培训,全市承编单位100余人参加了培训学习,邀请省方志办、咸宁方志办分管业务的领导作专题讲座。2008年初和2009年12月,请示市政府同意,分别举办了2期全市修志工作大型培训班,各乡镇、办、场及市直单位的修志人员200余人次参加培训,邀请本市和兄弟县市方志专家,专题讲解修志业务。另外,加上平常工作中对口培训,上门培训,以会代训,到目前为止,全市共举办大小培训班百余次,累计培训人员近3000人次左右,发放培训教材、修志资料近5000份。三是组织学习考察。市志总编室先后组织业务人员到上一级修志部门和兄弟单位学习考察,并注意收集各地志书编纂信息供全市各单位借鉴,通过这些活动扩大了我们的视野,从中吸取了营养,为指导我们的修志发挥了作用。四是组织召开业务研讨会。先后召开了市志篇目研讨会、初稿试写研讨会、初稿编纂研讨会、图片资料收集研讨会等,有针对性地攻克修志难点,把握修志重点,取得了较好效果。五是征订有关业务刊物和书籍。为了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我们有针对性的征订了一些刊物和书籍,采取集中学习和个人自学相结合,逐步熟悉修志业务知识,同时还订购一些质量较高的公开出版的地方志书供修志人员参考,在撰写初稿中,借鉴参考它们编写的优长。在加强业务理论学习的同时,开展学习交流,鼓励修志人员撰写论文,仅今年报送论文4篇,被省选用2篇,向省投稿17篇,登载10篇。向咸宁市报送19篇,选用10篇。六是坚持召开修志专题工作例会。每周五开一次专题会,重点是通报各组各阶段修志工作进展情况,切实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疑难问题,并请专家教授修志经验,达到以会代训的目的。七是业务指导及时跟进。为了确保志书质量,在督促修志进度的同时,市志总编室注重修志业务的分类指导。针对各承编单位在各阶段遇到的困难,《赤壁市志》总编室派专人到单位进行指导,帮助其制订篇目,指导资料搜集整理,传授撰写知识和写作方法,处理好行业志、部门志内容和市志内容的关系,全市172多个志书承编单位指导率达100%。
  4、定期调查摸清实情,排忧解难促平衡发展。2008年,结合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进行调研。11月,由市志办领导带队,分四个组,分别深入到全市172个市志承编单位,摸清各单位修志工作情况,查找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重点是在听取对基层指导和服务方面的意见和建议。2009年6月,我们结合省、咸宁市工作检查要求,组织两个检查组,由市级领导带队,开展为期10天的检查,发放调查表格140份,收回近130份。根据调研情况并形成了综合调研报告,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研究,提出了解决办法,收到了很好效果。在调研过程中,与各单位领导交换意见,沟通思想,协调解决了修志中的一些困难和修志经费、人员、条件等不落实的问题。特别是有些单位主要领导通过协调后,认识上去了,表示对修志工作给予人力、财力支持,完成修志任务。

三、坚持年鉴编纂不放松
  《赤壁年鉴》创刊于1987年,在全省属最早出版的县级年鉴。到现在已编辑出版了18卷(其中有几年为合订本),第19卷(即2012年卷)正在印刷之中,马上出版。年鉴做到当年组稿,当年编辑,当年出版。2002年成功加入了全国年鉴协会,利用这一平台,我们与全国20多个省市区的200多个县、市、区交流了年鉴资料,积极宣传赤壁、推销赤壁。2004年5月,成功入网清华大学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中国年鉴全文数据(CAFD)》(电子数字图书馆),免费出版《赤壁年鉴》电子版本。为了确保年鉴编纂质量,2004年,我们制定颁布了《赤壁市年鉴工作规程》,建立全市年鉴编辑网络,各单位均设有史志工作联络员,严格有序操作,使年鉴工作科学化、规范化、程序化,不断提高年鉴编辑出版质量。2004年卷《赤壁年鉴》在首届全国年鉴质量评比中获得了综合二等奖,2007年卷年鉴在湖北省首届年鉴编纂出版质量评比中获得综合二等奖。2009年卷在全国第四届年鉴质量评比中获得装帧设计二等奖。《赤壁年鉴》已成为赤壁市对外宣传的一张名片。

四、旧志整理工作
  根据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全省历代旧方志搜集整理工作的通知》(鄂政办电[2008]160号)要求,我市旧志整理工作于2009年开始,成立了旧志整理领导小组,组建了工作专班,制定了工作方案和五年工作规划。据调查,赤壁市旧志共编修8届县志,其中明代4届、清代4届,明代4届所修志书已经失传。赤壁市共有4部清朝县志和1部民国时期乡土志,藏于国家图书馆。即:【康熙】新修《蒲圻县志》15卷;【乾隆】重修《蒲圻县志》15卷;【道光】《蒲圻县志》10卷;【同治】《蒲圻县志》8卷。民国时期《蒲圻乡土志》1卷。
  到目前为止,我们通过与有关部门的沟通接洽,复印挽救了一部同治版《蒲圻县志》共8卷,一部道光版《蒲圻县志》,其余旧志的复印抢救工作正在按计划进行。  

五、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一是修志人才缺乏,现在担任修志主要工作的是一批老修志专家,年龄偏大,缺少中青年专家和组织管理人才。二是网络信息化建设尚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史志工作的要求,网站缺少专业人才管理。三是地情资料开发和利用不够,如何充分利用地情资料服务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服务经济建设,服务社会需要进一步探索。

六、下一步初步打算
  1、深入学习贯彻《地方志工作条例》等修志法规,牢固树立依法修志观念,努力营造社会关注、理解、支持地方志工作的良好氛围。
  2、加大《赤壁市志》编纂力度,在2013年上半年全面完成《赤壁市志》三审稿,在明年底完成市志终审稿,并确保质量。力争2014年出版。
  3、编辑出版《赤壁年鉴》2010年卷。
  4、进一步搞好旧志资源调查,全面开展旧志整理工作。

赤壁市档案馆

版权所有:赤壁市档案馆(史志研究中心)       技术支持:赤壁网      鄂ICP备13000483号-1

单位地址:赤壁市赤马港砂子岭路东侧      电话:0715-5352097

电子信箱:cbsizhi@yahoo.com.cn      邮编:437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