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市档案馆
欢迎访问赤壁档案史志网!

当前位置: 主页 > 史志工作

从赤壁市羊楼洞源起的“茶马古道”

时间:2015-10-12 10:45 来源:未知

      羊楼洞是湖北省赤壁市(原称蒲圻县)西南边陲的一个古镇,地处湘鄂边区,与京广铁路线上的赵李桥相隔4公里。这里群山环绕、峻岭逶迤、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质多为偏酸性红壤土,十分适宜茶叶的生长。
     以羊楼洞为中心茶区的“洞茶”种植历史,始于汉、兴于唐而盛于明清,长达一千余年,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茶产区之一。闻名中外的青(米)砖茶就产自这里,因此赤壁素有“茶叶之乡”的誉称。
      一、“茶马古道”的一个源头
     早在公元9世纪的唐代,隶属于鄂州的蒲圻,就是重要的茶产区,其主产的“鄂州团黄”已成为全国的名茶,注并被列为贡品。唐大和年间(827-835)因皇上特别喜爱蒲圻的贡茶,于是下诏羊楼洞及周边地区“普种山茶”。注‚自此,茶叶种植便遍及羊楼洞的方圆百里,形成“洞茶”的中心种植区。据《太平寰宇记》记载,鄂州、蒲圻、唐年诸县,其民“唯以植茶为业”。当时蒲圻地区还出现了“茶户”、“园户”等种茶专业户和成片的茶园。
     “茶马古道”起源于唐代的“茶马互市”。唐代时朝廷开通了通往西域、南亚的“茶马古道”。当时赤壁茶叶就有大量输出。据《唐书》记载,当时湖北、湖南和江西等地,是唐代出口茶叶的主要产区之一,而羊楼洞就正是处在这个湘鄂赣三角茶区的中心。据《蒲圻志》载,宋景德年间,蒲圻大批茶叶销往西域各族,从事茶马交易。“当时鄂州的蒲圻、唐年、江夏可凭券将茶叶进入国家茶马市场”。注ƒ《明史·食货志》载“番人嗜乳酪,不得茶则困以病。故唐宋以来,行以茶易马法,用制羌夷,而明制尤密。”
     明清以来从赤壁茶区的中心羊楼洞到边疆的茶马交易日益频繁,于是在双方口岸之间就形成了一条固定的茶叶运输通道,这就是历史上所说的“茶马古道”。
     历史上的“茶马古道”并不只一条,而是一个庞大的交通网络。自汉代直到明清,中国内地到边疆的“茶马古道”,主要有4条:
向东:由海路到日本、朝鲜半岛等国,但不是以茶叶贸易为主的通道;向南:从四川、云南经西藏延伸到不丹、尼泊尔、印度直到西亚,这是唐宋时期官府为以茶叶换取战马而开辟的“茶马古道”,但元代和清代入主中原的统治者是北方少数民族,他们不缺战马,因此这条古道后来就变成了主要从事土特产品边境贸易的民间通道了;向西:沿续古代的“丝绸之路”到新疆、波斯。从这条路上外运的茶,虽也是重要货物之一,但不是专运,在这条路上也曾有过茶马互市,但都只是朝廷因战事需要而设的临时场地,谈不上专用的茶路。
向北:只有自明代才开始的这条北运之线,才是一条完全为运茶而开辟、因茶贸而兴盛的运茶专用通道。它以湖北的羊楼洞和福建的武夷山及湖南的安化三处为起点,好比一条河流上的三条支流。汇合到汉口以后,经河南、陕西、山西、河北、内蒙古,最后到达外蒙古(今蒙古国)的库伦(乌兰巴托)。清咸丰三年(1853)太平军攻陷南京后,武夷山茶路中断,大批晋、粤茶商便改为采购“两湖茶”,将经营的重点转向了茶质优良且又离汉口较近的羊楼洞,并纷纷在这里开店办厂。当时有晋商40余家、粤商20余家,随后又有俄商10余家。
康熙年间,开始压制砖茶。蒲圻、崇阳、通城、通山、咸宁和湖南临湘、江西修水等方圆百里茶区的茶叶全都集中到羊楼洞来加工成砖茶外销,使羊楼洞一时繁华似锦、人流如潮,迅速发展为近代中国一个集种茶、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国际贸易重镇,成了“茶马古道”上一个最为兴盛、持续时间最长的源头。 1727年(清雍正五年)《恰克图条约》签订后,中俄双方贸易地点迁至俄属恰克图(中方一侧有买卖城),从此就让原本只能到达库伦的“茶马古道”得以向西延伸了1万公里,进入到俄罗斯的首都莫斯科及欧洲各国。
      二、“茶马古道”的万里行程
     在羊楼洞各厂压制成型的砖茶,通过整理装箱后起运,开始它“万里之路”的行程。这个万里行程充满着艰辛和风险。
     首先要用人推的独轮车(俗称“鸡公车”)从羊楼洞推至30公里外的新店镇,在这里卸载转装上大木帆船,经皤河、黄盖湖入长江,运至汉口。然后又从汉口溯汉江北上,一路撞激流、过险滩,逆水行舟700多里,历时20多天后到达襄樊。这时,由于上游河道渐窄,又得卸货换上一种叫“扁子”的小木船,从汉江支流唐白河继续北上,到达“万里茶路”的水运终点——河南省社旗县的赊店镇。这段水路全长900余公里,历时一个月左右。在赊店结束水运航程后,舍船登陆,改用马车、骡车载运,晓行夜宿、日夜兼程,开始为时一个月的穿越中原豫晋两省的陆路行程。运茶的马骡车队,一般都是十几辆、几十辆或近百辆联运,一路上车轮滚滚、尘土飞扬。在车过洛阳后,进入山西境内的太行山区,马车已派不上用场,于是又一律改由骡子和毛驴驮运,一般骡子可驮三箱茶叶,共90公斤左右,毛驴则只能驮两箱。60公斤。驮茶的牲口,过了黄河向北,到达豫晋交界处的泽州县拦车镇,此时山区已过,于是又换马车,进入山西晋城、长治、祁县、太原,然后出雁门关到达山阴县境内的黄花梁。这道“梁”是向北分为东西两路的交汇口。走西口者,向西北经右玉县出杀虎口,而后去归化(呼和浩特)或包头,再北上乌里雅苏台,去库伦直至恰克图;走东口者,则改用驼运,向东北经大同到达张家口,再踏上张库大道到库伦和恰克图。一般走东口者居多。他们抵达张家口后,就换成骆驼,进入内蒙古草原和戈壁大沙漠,向库伦进发。这条路最为艰险。上路前要准备好两个月的干粮,为防途中遭遇狼袭,驼队中往往还要带上几只用铁箍包颈的猛犬随行。从张家口到库伦全长1400公里,全线四分之三的路程为渺无人烟的戈壁大沙漠。到达库伦后往北行,经过11个驿站,350公里,历时8天,才到达中俄边界恰克图,结束中国境内约5000公里的万里行程,途经4个多月。
     入俄后由俄商接收货物,然后向西,经乌兰乌德、伊尔库茨克、图伦、克拉斯诺亚尔斯克、新西伯利亚、鄂木斯克、秋明、叶卡捷琳堡、彼尔姆、科斯特洛马、雅罗斯拉夫尔,最后抵达莫斯科(或延伸到圣彼得堡)。俄罗斯境内的这段行程共1万公里,耗时十个多月。
     这条“万里茶路”,鼎盛时期每年从羊楼洞输出砖茶几十万担,其“川”字青砖茶品牌已溶入了蒙俄人民的血液之中,至今俄国人还将这条路称为“伟大的茶叶之路”。
      三、“茶马古道”的历史作用
     从唐宋时期的“茶马古道”及至17世纪后延伸的“万里茶路”,就像“脐带”一样紧紧地联接着源头羊楼洞。习近平主席在访俄时曾说:17世纪的“万里茶道”是联通中俄两国的“世纪动脉”。注④这条动脉经历了两个多世纪的商旅繁华,它将东西方连成一体,在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及中西文化交流上都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促进了羊楼洞及周边地区茶叶生产的大发展和制茶技术的不断进步,带来了江南社会经济的繁荣。明清以来,赤壁的茶叶生产剧增,据《民国二十三年蒲圻县政概览》载:“山地多植茶,其最著者为羊楼洞、羊楼司两地,计茶园面积4万余亩,每年约产茶6万担,为本县大宗出产”。清末鼎盛时期,羊楼洞有茶庄100余家,各种钱庄、茶铺、酒馆、客栈、当铺、药铺、杂货铺林立,镇上人口达4万之多,这个弹丸之地一时人流如潮、繁华似锦,被称为“小汉口”。年产砖茶达三亿斤,年出口价值白银约1500万两,好一派“茶去如流水,银来如堆山”的昌盛景象,成为闻名海内外的国际茶市。
在制茶技术上也有了历史性的进步。品种初有散茶、片茶、饼茶。到明代中叶开始出现生产帽盒茶的制茶工……清代康熙年间,砖茶生产正式出现。后来又创造了“川”字品牌砖茶,制茶技术取得了由手工操作过渡到机械化操作的技术进步。
     二、促进了南北贸易的发展,也催生了一大批城镇的形成、兴旺和繁荣。由于有了这条贯通南北的茶叶运输线,江南与中原、华北及北方草原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在商品交易中优势互补,互利双赢,带来了南北经济的共同发展繁荣。一大批沿线城镇应运茶而生,并迅速成长繁荣起来。如本省的羊楼洞、新店、天门、襄阳及河南赊店、山西晋城、长治、杀虎口、张家口、包头、呼和浩特、及至蒙古的库伦、恰克图买卖城等,都是伴随着茶路的出现而兴起和繁荣起来的。同时因人口的大量流动,商旅的需要,又带动了沿线交通运输业、建筑业、饮食服务业和其他工商企业的发展,同时还出现了茶叶运输专业户和劳动雇佣,使不少种田农民成了茶工和店工。
     三、促进了内地与边疆地区的民族团结与融和
赤壁的“洞茶”(主要是青(米)砖茶)通过茶马古道极大地满足了边疆各少数民族“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的生活需要。加强了朝廷对边地的开发和治理,达到了“茶马治边”、“保境安民”的效果,维护了边疆的社会稳定。赵李桥茶厂曾先后被国务院和国家民委授予“全国民族团结模范单位”和“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
     四、促进了中外贸易的发展和中西文化的交流。
17世纪以来,随着中俄贸易关系的建立,茶马古道向欧洲大陆延伸,中国以茶叶为主的土特产品出口量大增,对外贸易兴旺繁荣。同时也刺激了俄国西伯利亚地区经济的大发展,大批移民涌向远东,沿着与中国接壤的边境线出现了一大批新兴的城镇。中国的茶风茶俗、茶具茶文化也在中西方之间迅速传播,增进了中俄、中蒙、中欧人民之间的了解和友谊。
如今,在前人开创的“茶马古道”上,虽然不见了当年成群结队的马帮身影,远去了那清脆悠扬的驼铃声音,然而,那些印留在古道上的先人足迹和车痕,将会幻化成华夏子孙的一种崇高的民族创业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去为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①《中国名优茶地图》,姚国坤著,上海文化出版社版
②《洞茶与中俄茶叶之路(一)》,严明清主编,湖北人民出版社版12页
③ 李百浩:《茶叶之路(湖北段)文化资源调查与研究》,2010年内刊资料,9页
④ 2013年3月23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演讲

赤壁市档案馆

版权所有:赤壁市档案馆(史志研究中心)       技术支持:赤壁网      鄂ICP备13000483号-1

单位地址:赤壁市赤马港砂子岭路东侧      电话:0715-5352097

电子信箱:cbsizhi@yahoo.com.cn      邮编:437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