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市档案馆
欢迎访问赤壁档案史志网!

当前位置: 主页 > 史志工作

应注意发挥地方志书在地域文化研究中的作用

时间:2016-07-21 09:01 来源:未知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传统文化建设越来越受到党和国家的重视,各地地域文化研究得到空前深入和兴盛。由于地方志书在传统文化建设中所处的独特地位,使得方志谱牒等地方文献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重视。如何科学合理地运用地方志书,就成为地域文化研究者一直探索和实践的重要问题。
        一、地方志书的内容特点
       在地域文化研究中,目前经常使用的史料主要有地方志书、国家正史、私人文集、家族谱书、墓志碑刻、公私档案等资料。这些资料在反映地域历史上其作用是不一样的。地方志书在反映地域历史上的特点具有系统、客观、公认度高的特点。
       1、内容广泛,涉及一个地方的方方面面
       地方志书是指历代官修的地方典籍,是有关一个地方的百科全书。它不仅有该地方的地理位置、气候物产、建制沿革,也有政权设置、区划、人口,一个地方发生的大事要事,出现的名宦、耆旧、列女,当地有关的经济、科考、艺文等资料,其叙事的系统性与完整性是国家正史、私人笔记、档案、石刻资料等无法与之相比的。在国家正史中,如《史记》《汉书》《宋史》《明史》《清史稿》等,有关一个地方的历史可能在有关的本纪和志传中有所涉猎,但多是只字片语。私人文集涉及一个地方的历史,大多只是涉及某些个别事件、人物,当然也会涉及某一专题的,但全面反映某地历史面貌的文集是没有的。公私档案资料,多是建国后形成和收集的,内容只是反映新中国建立以来的历史,数量虽多但不系统。石刻资料也是重要的第一手的资料,但绝大多数只是记载一个人或一件事的。志书叙事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决定了地方志书具有重要的存史价值,能为世人勾画出真实而形象的地方历史全貌。
       2、持论公正,有较高的可信度
       自明代以来,由于封建政府的提倡和干预,编史修志称为地方政府的一项职责和任务,每隔50年上下,地方为政者就要组织人力来一次编修或续修。由于方志是当代人记述当代事物,“地近易核,时近易真”,所以方志不仅具有门类齐全、信息量大、涵盖面广的特征,而且所记事物真实可信。同时,历来的编史修志都有一套从成立编纂委员会开始到审查印刷的严格程序,所编修的地方志书也就成为一个地域的官方、学者、文士集体劳动的结果。由于大家的意见和建议得到比较充分的采纳,所记内容客观公正的程度较高,因此史料的可信度强。私人文集往往只是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众所周知,在阶级社会中,人的立场观点以及看问题的方法都要受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所以不论多么伟大的人,其观点往往均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家谱和墓志,多是家族花重金请人来写,所以充斥褒奖之类的内容,很少有人物缺点和污点方面的描述。由此,私人文集与家谱墓志的内容大大降低了可信度。
       3、普及量大,有广泛的认可度
       地方志的编纂历来受到政府的重视,并且多是政府行为,印数较多,这就使得地方志书流传范围广泛,能够接触志书的人数增多。我们知道,不论明清时代还是今天,地方志书编出来后,一般要上报和下发若干份,还要在友好地域之间进行广泛交流,部分可能还会走向市场,客观上增加了印量。明清时期地方志书的印量一般在1000本左右,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志书印数一般在3000册上下,多得达4~5000册,这为地方志内容的普及和流传创造了条件。一个时代过去后,开始后的新时代,往往还要对旧志进行再版印刷,这也为地方志书的广泛流传创造了条件。正如目前我省多数市县都对辖区旧志进行了影印或标注出版,这就使得接触志书的人越来越多,为地域文化研究创造了优越条件。正是地方志书的普及量大,读过地方志书的人就多,对一些史实的认可程度自然会大幅度增加。
       二、地方志书的作用特点
       1、应该作为地域文化研究者基本的入门读物
       地方志书历来被誉为“百科全书”,它是上至天文地理气象,下至民风民俗的立体著述,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综合性载体,具有其他著述和出版物无法比拟的系统性、完整性、准确性、权威性,既有纵横古今的宏观概况,也有专业很强的微观科目资料,为科研提供了资料或提出了研究课题,更是地域文化研究者着重要读的基本书目。要研究某一地域的历史文化,就要对有关的地方志书进行认真的通读和通记,也可以说,就是要把地方志书作为地域文化研究的敲门砖。没有通读和熟读地方志书者,对地域文化的研究上只能是蜻蜓点水一掠而过,难以取得令人信服的成果。更有甚者,现实中有一部分土生土长的所谓本地人,以生于此长于此自然应该成为地域文化研究专家而居,将小时候听到的故事稍事加工,就写出所谓地域文化研究方面的文章。由于没去认真阅读地方志书,写出的文章往往是时间不对、人名有误,甚至事件过程也与事实大相庭径。难怪人们时常发出“不读地方志不要乱扯地方史”的感叹 
       2、应该作为地域文化研究的基础性资料
       地方志书所具有的客观公正性说明,研究地域文化要以地方志书作为研究的基础资料。史料有一手史料和二手、三手史料之分。原则上讲,档案史料和墓志碑刻史料属于第一手史料,而地方志书与国史应该属于第二手史料,私人文集、家谱族谱等属于第三手史料。在历史长河中,一手史料很难保存,保存到4~500年以后已经都是重要文物了。文化的传承,主要是靠二手、三手史料来传播和流传的。后人研究历史,尤其是研究中国古代历史,主要是靠二手资料。研究近现代史,则主要靠一手史料。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二手史料也就变成人们研究历史的基础资料了。所以,只有地方志书才能称得上是地域文化研究的基础资料。宋代郑兴裔“郡之有志,犹国之有史。所以察民风、验土俗,使前有所稽、后有所鉴,甚重典也。”明代杨宗气曾说:“治天下者以史为鉴,治郡国者以志为鉴。”同样,治国史者应以正史为基础资料,治地方历史者当然要以地方志书为基础资料。
       3、应该作为地域文化研究成果的立论依据
      地方志书所具有的客观公正性告诉我们,地域历史文化研究中的立论要尽量与地方志书保持一致。对一些过去历史上的人物和事件,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要搞清时代局限性,不能用今天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来衡量和评判古代的人物和事件。在地域历史文化的研究中,应该是尽量多地占有材料。翦伯赞同志指出:“不要依据孤证作出结论,武断历史。”应该看到,时下人们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思想和工作作风普遍存有浮躁现象,主要表现就是学术研究中不想下气力,还想出成果,结果是啼笑皆非的事例层出不穷。更有甚者,个别地方领导急于出政绩,打着弘扬传统文化的旗帜,争抢历史文化名人,任意拔高地方的文化形象,甚至挖空心思地肆意编造历史,歪曲历史,既不符合历史研究与传承的规律,也严重损害了所在地域人们的历史观、价值观,对所在地学生的知识体系更是破坏严重。
       三、充分发挥地方志书在地域文化研究的作用
       1、以地方志书为主,构建地域文化的时空概念
       作为地域文化研究者,首先是通过地方志书理清头绪,对所研究的地方历史有一个大概的印象,清楚其地理位置,政权设置时间和演变,历朝历代发生过的重大事件、出现的重要历史人物,前人留些了那些典籍,后来又陆续发现那些有价值的资料等。通过对地方志书反复研读,掌握了地域文化的主要内容,在脑海逐步中建立起地域历史的时空概念。然后再读正史、私人文集、特别是石刻资料,来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只有在地域文化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并不断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对其进行反思和评判,地域文化的研究成果就会自然呱呱坠地。这样一来,既能保证研究的成果的真实、客观,又容易得到社会认可。
        2、以地方志书为主,与其它资料进行互相参照,使历史事实更加接近真相
        地方志书虽然具有一方百科全书的性质,但不是说地方志的记载就百分之百的正确,也有一些错误存在。如改朝换代后,由于受到新政权的威慑,人们在记述历史时就会有所避讳。如明末,在草原上兴起的满清政权,无力支撑庞大国家机器的运转,不得不派出军队多次到内陆侵掠,尤其是今河北、山东一带,清朝建立前曾遭到两次大规模侵袭,包括济南在内的山东各府州县,大多数都受到了极其残暴的烧杀抢掠,但清代所出的地方志书中一般都没有加以记载。只有到了民国时期,地方志书才开始将其记入书中。再就是,旧志书受时代的影响,难免要带有浓厚的迷信思想和封建正统观念的影响,这也是利用旧志书需要特别加以注意的地方。地域文化的研究,说到底也是历史研究,只不过是研究的范围受地域界限的限制而已。地域文化研究者要牢记周恩来同志针对文史资料工作的所作的重要指示:“要存真,要实事求是。”要对历史上的人和事,进行一番认真的考察和考证,要尽量客观地、实事求是地作出评价,尽最大努力使个人的研究成果成为传世之作。
       3、以地方志书为主,将其它资料作为有机补充,使研究成果更具可读性
       地方志书的编修,大都采用记述文体,一般都是叙事简洁了当,但缺乏一定的可读性。为了增加地域文化研究成果的可读性,就必须适当而有分寸地增加部分内容,特别是注意增加带有知识性和趣味性的内容。要实现这一要求,就需要把地域文化研究进一步做深做细,更加接近古人,接近历史,尽可能多地去挖掘和发现新史料。一般认为,私人文集、出土墓志、家谱等资料,对某件事、某个人的记述详实具体,甚至有大量的细节描述。地域文化研究者只要能用这些鲜活资料,与地方志书的筋骨内容加以合理融会贯通,就能使研究的成果变得有血有肉,从而增加其知识性和趣味性。只有这样做,才能使公众对地域文化的研究成果产生读的愿望,才能使地域文化研究实现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的宗旨。

赤壁市档案馆

版权所有:赤壁市档案馆(史志研究中心)       技术支持:赤壁网      鄂ICP备13000483号-1

单位地址:赤壁市赤马港砂子岭路东侧      电话:0715-5352097

电子信箱:cbsizhi@yahoo.com.cn      邮编:437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