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市档案馆
欢迎访问赤壁档案史志网!

当前位置: 主页 > 史志工作

赤壁毛竹

时间:2017-08-18 15:06 来源:未知

    赤壁市素有“竹乡”之称,是全国年产百万根以上商品竹的重点县(市)之一,居全国第二位。清同治版《蒲圻县志》记载:蒲圻“漫山皆竹”。在赤壁翠竹随处可见,既有成片的大面积竹林,也有零星竹园及房前屋后的风景竹。2005年,全市有楠竹16.8万亩,立竹蓄积量4250多万根,年产商品竹100万根以上。誉称“竹海”的随阳山万亩竹园,楠竹山连山、坡连坡,连绵不断,葱翠茂蜜,遮天蔽日。清明谷雨时节,雨后春笋像支支利箭刺向蓝天,催人奋发向上。盛夏时光,绿荫掩映,凉风习习,令人心旷神怡。魏晋南北朝梁朝诗人范云路过蒲圻时有幸登上随阳山和幽兰山,曾作诗曰:“楚妃歌修竹,汉女奏幽兰”。北宋文人黄庭坚曾题随阳山竹诗曰:“插棘编篱谨护持,养成寒碧映涟漪。清风掠地春先到,赤曰行天午不知。解箨时间声赖赖,放梢初见影离离。归闲我欲频来此,枕簟仍教到处随”。
    赤壁毛竹又名楠竹,主要产地是赵李桥、茶庵岭、中伙铺、官塘驿镇和陆水湖风景区办事处、官塘驿林场,其生产出的毛竹节突特,竿散生,挺拔修长,圆筒形,竿环不隆起,竿上部每节有三分枝,叶鞘上部略有细毛,笋箨有毛。竹色洁白,纤维坚而细长,富弹性,为编制竹制品的优良原料。新中国成立后,赤壁市平均每年向外省提供毛竹(楠竹)种5000~10000株左右。1962年,时任湖北省省长张体学指示省林业厅在蒲圻(赤壁)丁母山建成一处“楠竹试验场”,试验面积4000亩,成为鄂南著名的毛竹种园。种园内除楠竹外,还有白竹、苦竹、丛竹、实竹、荆竹、紫竹、凤尾竹、金竹等60多个品种,誉称“亚洲博竹苑”。1982年9月,国家林业部在蒲圻(赤壁)随阳山建造一处万亩以上楠竹丰产试验基地,此处楠竹立竹量由150根左右增加到250根以上,平均胸围20.4厘米。特别是随阳张家坪村的毛竹,吸引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游客及专家、学者来此地观光或考察。
    以毛竹作原料,编制竹制品,赤壁市竹编技术历史悠久,编工细致,款式新颖,品种多样,美观大方,既是生活必须品又是工艺品,深受国内外广大消费者青睐。赤壁市出口的竹制品主要有:花盆套、提篮、花篓、果盘、礼盒、桌椅、竹床、竹帘、小型套装折叠家具、簸箕、蒸笼、筷子及各种竹扇和竹雕工艺品等,出口量占全国同类产品出口总量的1/3,产品远销美国、加拿大、德国、日本、法国、新加坡、马来西亚、香港等国家和地区。

赤壁市档案馆

版权所有:赤壁市档案馆(史志研究中心)       技术支持:赤壁网      鄂ICP备13000483号-1

单位地址:赤壁市赤马港砂子岭路东侧      电话:0715-5352097

电子信箱:cbsizhi@yahoo.com.cn      邮编:437300